6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機所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先進環境監測技術設備重大項目在安徽合肥召開啟動會。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望為我國提供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關鍵技術和設備,提升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的研制水平,促進和帶動環境監測儀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總體部署和13個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匯報,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代表項目承擔單位發言,表示將認真做好項目的組織實施和過程管理工作。項目首席專家劉文清院士對項目研究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希望各課題任務承擔單位以成果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為重點,努力做到“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
項目匯集了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地湖所、遙感所、大氣所、地理所,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等三十多家院所、高校和企業進行聯合研究,以綜合、立體環境監測技術和自動、在線、現場環境監測技術研發為核心,圍繞環境質量和污染源原位、現場監測技術和設備、環境監測專用傳感器、水源水質安全監測與預警技術和系統、環境污染時空分布監測技術和設備、支持環境變化和環境安全的監測技術和設備等,進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系統集成;通過示范和技術驗證,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環境監測技術方法和標準體系,以便為培育環境監測儀器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工程化科技成果,并為制定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提供基礎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