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鎖陽城遺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東南的荒漠戈壁,遺址遺產區面積15000余公頃,主要遺存包括鎖陽城城址、農業灌溉渠系遺跡、鎖陽城墓群和塔爾寺遺址等,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漢唐古城之一,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墾區等多種文化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
面對這一批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遺產,怎樣提高遺產保護管理水平,有效保護遺址,讓這一歷史財富在當代綻放出新的光輝。鎖陽城的文保工作人員一直在進行探索。
目前,在鎖陽城遺址采用了一套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包括遺址墻體溫濕度檢測儀(觀察墻內溫度)、氣象站和風沙監測站(觀測環境)、粒子色譜監測儀(用于遺產大環境和文物本體中水分和鹽分的監測)。并包括游客行為在內的遺址實時狀況監控。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遺址區域的畫面就可以立刻呈現在監測屏幕上。
事實上,出現在鎖陽城遺址的這類監測預警體系在玉門關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其他絲綢之路遺產點上都已安裝。甘肅省文物局領導表示,其已按照《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巡視管理辦法》的要求,依靠敦煌研究院的技術力量,協助絲綢之路各遺產地初步建立了監測預警系統。監測內容大致包括環境、本體、游客、安防等幾方面,遺產地類型不同,監測內容各有所側重。
據介紹,通過科學環境監測儀器的監測,要實現四個目標——其一,實現變化可監測、風險可預報、險情可預控、保護可提前的預防性保護管理;其二,通過監測信息管理,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響應處置方案;其三,實現相關監測指標動態信息報送、分析、統計、發布,以及信息查詢與檢索的功能;其四,全面實現遺產地的動態監測和信息化管理。
盡管目前,這一監測體系還只是初級階段,距離目標實現還有待時日,但理念有了,目標有了,并且還有一只技術領先的文物保護隊伍——敦煌研究院,該區域將以敦煌研究院監測工作為基礎,帶動和指導其他遺產地監測工作規范有序進行,促進絲綢之路甘肅段遺產地整體監測水平逐步提高。
(責任編輯:金利儀器l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