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東京大學等機構人員組成的調查團隊發布消息稱,自2011年12月開始至2013年12月,每隔4到5日監測一次大氣中放射性銫濃度。監測結果顯示,8次監測到放射性銫濃度超正常值10倍以上,根據風向和風速計算得出系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飄散而來。
據報道,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的中島映至教授等人為研究當地居民防輻射傷害對策,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北偏北59公里處的宮城縣丸森市地方公所裝置了搜集大氣粉塵的裝置,自2011年12月以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廢墟清理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粉塵曾飄散至60公里以外的宮城縣丸森市,核輻射放射性檢測記錄顯示次數多達7次。
其中,濃度最高時期為2013年8月16日至20日期間,是該時期前后監測值的50至100倍。2013年8月19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曾進行過大規模的廢墟清理工作,同一時期日本農林水產省和京都大學亦曾指責由此產生的粉塵有可能飄散至20公里外的水田,甚至是48公里之外的住宅區。其他7次為2012年9月7日至11日、14日至18日、11月16日至20日、2013年5月28日至31日、6月28日至7月2日、7月2日至5日、8月6日至9日。監測結果均為超出平時正常值10倍左右。調查團隊在2014年5月向日本農林水產省提交了調查報告。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日程,8次飄散中有7次為3號發電機組的廢墟清理工作。1次為放射性銫吸附裝置通氣管道污水泄漏事故。日媒報道稱東京電力公司否認發生過類似2013年8月的大規模粉塵飄散。 東京電力公司原定于7月內清理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發電機組的防核外罩,該計劃現因商討強化防止飛塵飄散對策而延期。某參與廢墟清理的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根本沒有在討論類似利用集裝箱遮蔽的治本的方案。估計是要等風頭過了重新開始作業。” 參與核輻射檢測的科學家日前表示,目前美國西海岸未檢測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產生的輻射,科學家曾預測會有低量輻射抵達美國海岸。
此外,科學家近日的檢測結果顯示,美國海岸未出現與福島核事故相關的輻射,未來六個月仍有五次放射物檢測計劃進行。科學家表示,盡管在夏威夷北部檢測到過量放射物,但美國本土目前還未受影響。檢測中有部分魚類攜帶輻射,但大部分魚類仍然安全。科學家預測低量輻射今年晚些時候將會抵達美國,但即使今后幾年放射物含量升高,海岸正常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