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1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2015年,我國重金屬相關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首先波及的將是4440家涉重金屬重點企業。9月2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表示,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翟青強調,今明兩年是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的決戰年。目前A股市場上參與重金屬污染防治的企業主要包括環境監測、污染治理兩大領域。受政策影響,環境監測儀器市場空間仍有潛力。
環保部調查顯示,全國一些地區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汞、鉛、砷,其次為鉻、鎘、銅、鋅、錳、鉈等。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至2009年,全國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39起,特別是2009年以來連續發生的陜西鳳翔縣、湖南武岡市和瀏陽市等20多起重特大重金屬污染事件,對群眾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
9月2日,第二次重金屬污染防治部際聯席會議在京召開。據統計,三年來,全國共淘汰涉重金屬企業4000余家,淘汰銅冶煉204萬噸、鉛冶煉296萬噸、鋅冶煉85萬噸、制革2580萬標張、鉛蓄電池5800萬千伏安時;制、修訂鉛鋅、銅鈷鎳等一批涉重金屬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銅冶煉、鉛鋅冶煉、鉛蓄電池等行業集中度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
但環保部副部長翟青表示,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控制難度大。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按期完成《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目標有較大難度。目前仍面臨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控制難度大,地方治理資金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拖”的思想,涉重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不落實,監管能力不強等問題,污染場地修復治理尚有大量工作。
翟青強調,今明兩年是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的決戰年,各級地方政府要將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范疇,對重點工作、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開展督查。要以中期調整后的4440家重點企業為重點,嚴格執法監管,加大違法違規企業的懲治力度,依法關停達標無望、治理整頓后仍不能穩定達標的涉重企業,打好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攻堅戰,確保“十二五”規劃任務全面完成。
《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是國務院批復的首個“十二五”專項規劃,要求到2015年,廣西、山西等14個重點地區的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非重點區域”的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水平。同時明確重金屬污染治理的資金將達到75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300億元,剩余的450億元由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負擔。
有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土壤保護和修復的資金投入不到全部環保投入的1%。隨著土壤修復市場的啟動,預計“十二五”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未來市場空間還將持續擴大。
從短期來看,政府、地方性背景等仍將是企業獲取項目的主要因素,從長期看,技術的成熟度、適應性及產業化才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從區域分布來看,一些率先產生修復需求的區域將被當地企業壟斷,而需求產生較晚、本地沒有較強修復企業的區域將是各大綜合性企業異地擴張的對象。
目前A股市場上參與重金屬污染防治的企業主要包括環境監測、污染治理兩大領域。監測領域中,華測檢測、天瑞儀器、先河環保、聚光科技、雪迪龍等擁有重金屬污染監測儀器;治理領域中,碧水源、津膜科技、首創股份等致力于水污染防治,永清環保、維爾利擁有或計劃進入土壤污染修復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