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月至10月的環境監測數據,四川省大多數市(州)的PM10濃度同比2012年不降反升,與國家考核四川省的年度目標“全省PM10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3%”相距甚遠,主要原因是揚塵控制得不好。為在剩下2月內,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四川省將開展每月1次的專項督察,對今年相關部門約談了兩次以上的市(州),省政府領導將約談政府主要負責人,并進行新聞曝光。
病根沒找準 大多市州PM10不降反升
PM10是直徑≤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俗稱“粗顆粒物”。今年以來,省大氣辦和省環保廳先后對各市(州)今年一季度、上半年、1月至8月、1月至9月等4個階段的PM10濃度監測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分析結果是四川省大多數市(州)的PM10濃度同比2012年基數不降反升。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月至10月的PM10濃度情況仍不樂觀,完成今年環境空氣質量責任目標的形勢非常嚴峻。
據省環保廳副廳長楊雪鴻分析,全省PM10沒降下來,主因是各地的建筑揚塵控制乏力,其次是秸稈焚燒因素。今年,省環保廳已經分兩次對8個市的政府負責人就PM10上升問題進行了專門約談。“從約談情況看,一些地方沒有找準PM10的病根,在工業上著力很大,對建筑揚塵的控制不夠。”楊雪鴻說。
環境監測儀器數據還顯示,雖然大多數市州PM10不降反升,但成都、攀枝花、廣元、樂山、涼山等市州,2014年1月至9月PM10同比2012年和2013年平均濃度實現了下降。楊雪鴻認為,連降塵難度最大的成都都實現了PM10下降,說明只要找準病根、下足功夫,必有成效。
完不成目標 市州政府一把手要被追責
形勢嚴峻,在剩下的2個月內,四川省必須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扭轉PM10濃度上升的被動局面。
如何扭轉?從會上獲悉,省委督察室、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環保廳、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府督察室等部門負責人,將帶隊進行每月1次的專項督察。對PM10濃度上升的市(州)政府,省大氣辦負責人將繼續約談政府負責人;對今年相關部門約談了兩次以上的市(州),省政府領導將約談相關政府主要負責人,并進行新聞曝光;對PM10濃度改善好的市(州),進行新聞宣傳。
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在培訓會上強調,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完成責任目標任務是國務院與省政府省長、省政府與各市州政府“一把手”簽訂的目標責任書要求,是必須完成的約束性目標和政績考核硬任務,是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全省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完不成責任目標任務的市(州)“一把手”,年終考核時要追究責任,向省長“背書”。
此次培訓,主辦方精心安排了7位老師給黨政領導干部授課,既有環保部、中國環科院、四川大學、省社科院的專家講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案例等,還邀請了蘭州市副市長嚴志堅講蘭州大氣污染治理的經驗做法。“希望各地黨政領導干部運用學習成果指導大氣污染防治實踐,標本兼治地解決好PM10降塵問題。”楊雪鴻說。
不少市州已經在采取更多舉措,參訓的綿陽市環保局長李作虎表示,綿陽9月30日正式關停了服役20多年的城區熱電廠,將每年減少上千噸污染物質排放,其中煙粉塵每年減排139.786噸。綿陽從10月15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城區揚塵污染專項整治活動,主要針對貨車、運渣車、水泥車等在運輸過程中的拋撒行為,對建筑工地、拆遷工地等的揚塵污染進行大規模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