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和部分地市組成的三級輻射環境監測組織體系,建立了較完善的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和質量保證管理及技術標準體系。國家核安全局1月14日首次向社會發布了全國輻射環境監測年報以及全國輻射環境監測儀器數據情況。
輻射水平未見明顯變化
監測顯示,我國環境輻射水平處于本底漲落范圍內,運行核電廠周圍環境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周圍自動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均在當地天然本底水平漲落范圍內;氣溶膠、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等各種環境介質中除氚外其他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與歷年相比均未見明顯變化。
秦山核電基地周圍環境空氣、降水、地表水、井水及部分生物樣品中氚活度濃度以及大亞灣/嶺澳核電廠和田灣核電站排放口附近海域海水中氚活度濃度與核電廠運行前本底值相比有所升高,但對公眾造成的輻射劑量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劑量限值(約為劑量限制的千分之一)。
在輻射環境質量監測方面,國家主要設置了重點城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重要江河流域、國際河流、重要飲用水、地下水源和海水等水體的監測點,還包括土壤、生物樣品的采樣點以及電磁輻射監測點。對運行核電廠,國家開展了監督性監測,監督核電廠運行對周圍環境所產生的即時影響或長期累積趨勢影響。
甘肅省獲團體一等獎
2月2日,筆者從甘肅省環保廳獲悉,為全面提升全國輻射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環保部組織了2014年全國輻射環境監測質量考核。此次考核是我國輻射環境監測系統首次舉辦大規模綜合性質量考核,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獲得全國第二名、團體一等獎。
本次考核項目分別為水中鈾、水中釷、水中銫-137、碘盒中伽馬核素及現場應急監測五個項目,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收到盲樣后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要求,并強化質量控制,開展了分析工作并上報了分析結果。2014年11月,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又派員赴杭州參加了現場應急監測考核。今年2月,環保部通報了考核結果,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取得了全國第二名、獲得團體一等獎榮譽,并有6人次獲得個人獎項。
本次優異成績的取得是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在經費不足、條件艱苦、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開拓進取,不斷提升監測能力的體現。甘肅省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將進一步提升中心質量管理水平和人員業務素質,在輻射監測工作中確保質量過硬、數據可靠,為我省輻射環境安全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編輯視點:國家核安全局將繼續優化和完善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的監測點位和監測項目,并在重要地區加密布點,繼續做好新建核電廠外圍監督性監測系統的建設,及時向社會公布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和運行核電廠監督性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