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質檢總局在其上發布了《2014年全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通報了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狀況,呼吁構建食品安全國際共治格局,保障全球食品安全。
據質檢總局統計,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已達482.4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4.2倍,年均增長率達17.6%。其中,食用植物油、乳粉、肉類、水產品等大宗產品進口量分別達854.1萬噸、149.9萬噸、279.2萬噸、334.8萬噸,進口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消費者安全的大事。
而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正是“食品安全”,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還有約200萬人死亡,希望通過今年的世界衛生日,提醒人們關注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
2014年我國從192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食品104.2萬批、3514.1萬噸、48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9%、7.3%和3.3%。其中進口食品貿易額列前10位的分別為:歐盟、東盟、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和韓國;乳制品、油脂及油料、水產及制品、肉類、糧谷制品、酒類、糖類、飲料等為主要進口食品種類。
2014年質檢總局進一步完善進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進一步嚴格進口食品檢驗檢疫監管,大力落實進口食品生產經營者責任,積極推進食品安全國際共治,有效地保障了進口食品安全,全年沒有發生重大進口食品問題。
質檢總局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在進口前嚴格準入。2014年,對64個國家36種食品開展檢驗檢疫準入評估,累計對14465家境外食品企業進行注冊,對76782家境外出口商和19108家境內進口商實施備案。在進口時嚴格檢驗檢疫,2014年,從79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共退運或銷毀不合格進口食品3503批、2.4萬噸、3268萬美元;對44種高風險食品進行風險監控;及時發布81個風險預警。
在進口后嚴格后續監管,敦促企業建立進口食品追溯體系,公布了31家有不良記錄的進口食品企業名單,加大對違規企業處罰力度。有力地保障了進口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