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超市內,有不少食品是由深圳供給的,但由于兩地食安標準的差異,一些深圳市民仍“舍近求遠”,過境購買。不過,這一現象有望很快得到改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后要讓供深食品達到供港食品的標準,這項工作要堅決地到位。”在7月7日舉行的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推進會上,深圳市政府副市長陳彪這樣說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今年上半年深圳在食品評價性抽檢首次設置了“港標”抽檢。
力爭2017年食品安全檢測抽檢率達香港水平
根據市政府去年發布的《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綜合整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重點建議后續辦理情況的報告》,到2017年,食品及食用農產品的抽檢頻次達到香港水平;到2020年,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接近或達到香港等發達城市或地區水平。
其實,今年深圳的食品安全抽檢標準就已經逐步在向香港靠攏了。7日,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岳新匯報稱,上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創新開展初篩抽檢、評價性抽檢、研究性抽檢等新的探索性抽檢模式。其中,食品評價性抽檢首次設置了“港標”抽檢,即采用香港執行的食品安全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評價檢測,從質和量兩個維度客觀評估我市與先進地區間的差距。截止6月15日,已完成食用農產品抽檢18128批次,完成食品抽樣數完成21925批次,其中肉制品、食用油、大米等重點食品抽檢8310批次,大宗消費食品4539批次。
按計劃,下半年將繼續加強食品監督抽樣工作,完成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環節抽檢全年67500批次、食品抽檢覆蓋率達到4.5批次/千人的總體目標;針對大米、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等重點大宗消費品種完成全年抽樣檢驗7500批次,開展5-7項食品行業潛規則研究。
強化刑事和行政相結合的執法制度
對日常抽檢發現和暴露出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及違法犯罪行為,整治打擊行動也及時跟進。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6月15日,市監委系統共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2122宗,結案1746宗,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宗,搗毀非法窩點42個。其中查辦的“3.19特大走私凍肉案”查獲涉嫌走私的問題凍肉6998.30噸,貨值約3.69億元人民幣,是我國建國以來案值最大的走私凍肉案件。此外,1月至今,市公安局共立各類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案件51宗,環比上升23%。
“要強化刑事和行政相結合的制度,將刑事打擊作為加強食品安全執法的常態化工作來做。”陳彪要求各食品監管部門要做到“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在四個最嚴中,最嚴厲的處罰要體現在日常執法工作上,這也是貫徹新食安法的要求。”據了解,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法圍繞建立最嚴格的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制度的要求,在現行食品安全法基礎上對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和要求進行了大量修改調整,當中突出了“刑事責任優先”。而市公安局也已成立了市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強化刑事打擊,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