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四川5大區域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上線,省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局將每日發布盆地西部、南部、東北部以及攀西地區和川西高原未來3天空氣質量預報信息,方便群眾合理出行。
“十二五”以來,四川環保系統不斷增強環境監測服務民生的能力,目前全省空氣新標準監測能力基本到位,明年所有市(州)將發布空氣質量預報信息。“十三五”我省還將實行監測與執法同步的測管協同快速響應機制。
空氣新標準監測“三步走”能力建設基本到位
開展空氣新標準監測是四川“十二五”規劃推進重點,也是考核各級政府大氣污染防治服務民生的重要內容。空氣新標準,要求監測指標從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等老3項增加為6項,新增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3項指標,監測頻次提高為每小時1次。為此,省環保廳制定了空氣監測能力建設“三步走”計劃,到2016年,所有地級市和縣市區都要按新標準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并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
筆者從環境監測處獲悉,去年底21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已開展空氣新標準監測,每小時實時發布數據。市(州)監測數據還和省環保廳及環保部的空氣質量發布平臺聯網,能更真實、準確地反映當地空氣質量狀況。
全省183個縣市區也開展了空氣監測能力建設。目前,空氣新標準監測的國控、省控、市控和縣控點位都已確定,今年底監測點位將基本覆蓋所有縣市區,四川空氣監測能力建設基本到位。目前,除甘孜州還有5個縣未建成空氣自動監測站外,其他縣市區今年底都能按新標準開展空氣質量監測。
未來3天空氣質量如何21個市(州)明年適時發布預報
空氣質量預警預報是我省“十二五”期間貫徹“大氣十條”的重要措施。
去年底以來,省政府投入3500萬元在省環境監測總站建設全省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由北京大學頂級科研團隊主持系統研制,采用全球最先進的WRF CMAQ空氣質量模型,并結合大量本地優化工作,對全省5大區域開展了10個月的空氣質量內試預報。通過近一年的內部試運行,目前空氣質量預報準確率78%,處于全國先進水平。
各市(州)也將按照“三步走”計劃開展空氣質量預警預報。成都要求今年3月起每日發布空氣質量預報,已提前完成任務;綿陽、南充、資陽、德陽、眉山等5市今年4月起,已按要求開展空氣質量內部試預報,其余市(州)今年11月起開展空氣質量試預報。2016年,21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都將適時發布未來3天空氣質量預報信息。
加大突襲性執法監測環境執法取證更確鑿
四川省現有國控污染源企業595家,省控污染源企業546家。
2013年起,按照國家要求,四川省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已對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進行自行監測并向社會公布。據環境監測處介紹,最初一些企業沒有充分認識自身主體責任,自行監測執行不力被要求整改。近兩年來,大部分企業自行監測趨于規范,但還存在自行監測方案內容不完整、監測頻次和項目不全、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不夠及時等問題,自行監測情況與有關環保法規及要求還有差距。“十三五”將強化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和培訓力度,促進其更好地履行環保主體責任。目前,四川省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已達到國家要求的80%以上。
筆者獲悉,為更準確地查獲企業偷排漏排行為,今后環保部門對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方式會有較大調整,將建立測管協同的快速響應機制,加大不通知的執法監測頻次。今后監測部門和環境執法部門一起到企業突襲檢查,發現偷排漏排的,將以環境監測儀器數據和現場檢查情況為證據,對企業進行處罰。“十三五”四川省將實行監測與執法同步的測管協同快速響應機制,預計明年開始實施。
(責任編輯:金利同建w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