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全省涉及14個市州、86個縣區的1602批次不合格食品后處理工作全面完成,后處理率100%。自今年3月1日甘肅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系統投入運行以來,甘肅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依托該系統,實現了對全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全過程實時管控,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效能大幅提升。
據介紹,為解決全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效率不高、信息不共享、工作協同性差、不合格食品后處理不及時等技術監督效能不高的問題,2014年10月,甘肅省食藥監局著手研發全省一體化的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系統,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改革抽檢監測工作“手工”作業模式,搭建覆蓋省、市、縣行政監管部門及檢驗檢測機構,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抽檢監測計劃擬定下達、現場抽樣、樣品傳遞、檢驗檢測、報告簽發、結果共享、后處理及數據分析等全業務流程的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化支撐平臺。
該系統投入運行后,甘肅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計劃實現“一盤棋”管理。國家、省、市、縣四級抽檢計劃擬定、下達及執行通過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做到環節、企業、品種、時間段全覆蓋。2015年抽檢監測計劃共涉及24大類125個食品品種182個食品細類,100%覆蓋了轄區內2505家在產獲證食品生產企業。
“系統還助推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全面‘提速’,問題食品迅速受控。”甘肅省局信息化部門負責人介紹。系統對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任務下達、現場檢查、行政處罰、復查整改等環節時限進行明確設定,對超時的以不同顏色進行警示,定期對核查處置情況進行全省通報排名,甘肅省食藥監局確定2名專職人員依托系統在線全天候跟蹤督辦,確保核查處置的及時性和完成率。
甘肅省食藥監局規定,甘肅省市縣三級監管部門核查處置人員,必須每天上下午2次登錄系統在1小時內下達、受領核查處置任務,保證不合格檢驗結果當天送達。
甘肅省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處長喇延真說:“目前,已將以前從接收不合格檢驗結果到送達被抽樣單位和標稱生產企業的時間,從10天以上壓縮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在最短時間內監督食品企業召回問題食品,確保不合格食品第一時間退市停售。”
據了解,甘肅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系統已完成與國家總局食品安全檢測抽檢系統、食品抽檢信息專欄對接,截至12月15日,已向總局系統成功上傳2015年省級抽檢數據7732批次,對接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9期。今年以來,全省共抽檢監測樣品27700批次,其中國家轉移地方抽檢樣品3620批次,省級配套抽檢樣品4266批次,鋁專項3025批次,市州抽檢7016批次,縣區抽檢9873批次,全部抽檢任務均按計劃高效完成。
甘肅省食藥監局副局長王慶邦說,全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管理系統的上線運行,為抽檢監測注入科技元素,使過去的“模糊”管理變為“精準”管控,實現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業務向“數字化”作業模式轉型升級,甘肅省目前已全面建成全省一體化的“四品一械”抽驗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