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湘潭市衛生計生委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代表現場來到湘潭市疾控中心,參加“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近距離目睹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全過程。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主要包括三大類監測任務,分別是化學性污染物監測、食源性致病菌監測及食源性疾病監測。其中,食品化學性污染物監測在湘潭市共有監測6個點,采樣涵蓋監測點范圍內的超市、食品商店、農貿市場、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餐飲服務環節、學校周邊商鋪等,監測23類食品。2015年共采集樣品450份,完成項目檢驗數2470個。項目合格數2456個,項目合格率99.4%;食源性致病菌方面,共監測11類食品,采集樣品318份;而且食源性疾病監測方面,湘潭市各級疾控中心、16家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承擔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
從2010年起,湘潭市衛生部門按照國家、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的要求,每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是全省最早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5個地級市之一。疾控部門如果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中發現不合格食品信息會及時向衛生計生委報送,衛生計生委將根據信息通報協調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開展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食品安全檢測風險隱患。2015,湘潭市完成食品風險監測樣品748個。
《2016年湖南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實施細則》較之2015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污染物監測新增蜂蜜、罐頭食品、兒童食品中有害元素和食品添加劑等有害物質檢測;微生物致病菌監測新增水產品、冷凍食品、特色食品(米粉)中衛生指示菌、食源性致病菌、寄生蟲等指標檢測;湘潭市疾控中心承擔全省260份蔬菜、水果樣品中敵敵畏、樂果等36項農藥殘留指標以及全省34份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樣品中鉛、鎘、總砷等有害元素檢測工作,湘潭市也被設立為開展毒蕈中毒專項監測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