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時代,以生態為關鍵詞的普洱產業被推向了食品安全的前沿陣地,普洱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受到了高度關注。在昨日的“食品安全促產業發展·普洱行”媒體見面會上,普洱市政府秘書長楊彬介紹了普洱市食品產業的基本概況,對于如何保障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如何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普洱市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范本。
食品快檢1小時內出結果
米線有沒有添加劑?牛肉注沒注水?在普洱市市中心百信超市設立的食品快速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或許可以一解消費者疑慮。“這是云南省第一個政府和企業共同建設為市民免費檢測食品的檢測中心。”普洱市食安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學彤介紹,體驗中心目前處于試運行階段,有專門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對蔬菜、肉類、面制品、食用油、調味品、飲料等常見食品開展免費快速檢測。檢測內容覆蓋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瘦肉精、甲醛、吊白塊、亞硝酸鹽等,一般1小時內出檢測結果。“商家若是對檢測結果有異議,也可以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提出復檢申請。”
此外,在普洱市農貿市場,也同樣設立了了食品快速檢測室,用于每日抽檢。“不同的地方在于,設立在超市的體驗中心下一步將與教育部門溝通,使得中小學生可以到體驗中心做實驗,還會定期邀請市民到中心體驗參觀體驗,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科學知識等。”
此外,在普洱市110所學校食堂,也配置快速檢測設備,開創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檢測監管新模式。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從過去的“形式”監管向“實質”數據監管轉變,實現監管科學化、數據化,有效防范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學校師生的飲食安全。
有機認證茶園面積達5.7萬畝
楊彬介紹,通過生物降解等方法,讓咖啡茶業等農作物進行有機轉化正是普洱市這幾年來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一大亮點。“目前全市進入轉換期茶園面積18.7萬畝,已取得有機認證的茶園面積達5.7萬畝;進入轉換期咖啡園面積達2.8萬畝,已取得有機認證咖啡園面積達0.75萬畝;進入轉換期生物藥園面積達275畝,已取得有機認證生物藥園面積達75畝。”
同時,普洱市已建有國家普洱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咖啡重點實驗室、普洱市生物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員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項目實現10縣(區)全覆蓋;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大幅提升,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檢驗資質項目擴大到436項,食品藥品科技支撐基礎得到不斷夯實;監管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314家食品經營企業納入電子追溯系統,874家學校食堂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