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內蒙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了全區食品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研究部署了2017年食品生產監管任務。
2017年內蒙古將嚴格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要求,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突出做好許可審查、全程監管和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三篇文章”,著力構建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推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今年,自治區局將重點做好六項工作。
一是著力建立和完善統一、專業、權威的監管體系。落實整合職能、組建機構、劃轉充實人員編制、設立派出機構的規定,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建立一支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為一線監管人員提供發展空間。
二是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食品生產許可工作體系。繼續抓好食品生產許可制度落實,優化許可審查程序。同時還要加大許可發證抽查工作力度,嚴格審查責任落實。對食品生產許可發證工作實施全過程監督和抽查。
三是創新監管方式,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監督檢查體系。全面實施風險分級管理。自治區局將出臺“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制度”,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在構建監督檢查體系方面,初步劃分監督檢查事權,日常檢查以旗縣(市、區)局為主,專項檢查和飛行檢查以盟市局為主,全區食品安全體系檢查和職業化檢查員檢查以自治區局為主。另外,今年自治區局還將加大飛行檢查力度。以實施有因檢查為重點,推進重點食品安全問題綜合治理。2017年,自治區局飛行檢查將覆蓋所有設區的地級市。
四是突出監管重點,防范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風險。今年自治區局要加強特殊食品監管,配合總局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制度,做好食品生產許可工作。還要突出抓好大型企業監管和小作坊監管工作。以大企業為帶動,促進中小企業提升食品安全檢測水平,實現風險聯防聯控。
五是要監督服務并重,提高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的能力。繼續深入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堅持食品安全責任約談常態化。將下大力氣盯住多發、頻發問題產品、問題企業、問題行業、問題地區,并組織盟市局開展專項整治。同時還要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匯總列單,照單推進,跟蹤督辦。定期在企業建立風險交流和會商機制。通過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體系,引導企業尚德守法,依法生產,規范經營。還要加大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倒推企業積極主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六是加強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食品生產監管能力和水平。今年自治區局將繼續加大食品生產監管業務培訓力度。以打造食品生產日常監管、食品生產許可核查、食品生產企業職業化檢查三支隊伍為目標,加快食品生產監管隊伍建設步伐。打造一支基層全覆蓋、盟市有骨干、自治區有專家的職業化三級檢查員隊伍。同時還要凝聚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合力,努力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
會上,自治區局還全面總結了2016年食品生產監管工作。2016年,內蒙古食品生產監管工作取得了新成績。
召開了“三方責任”約談會,壓實了各方食品安全工作任務,有效降低食品抽檢不合格率。2016年全年統計不合格食品和問題食品批次檢出率較上年降低1.1%。
在全國率先開展了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得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重視,滕佳材副局長兩次批示,并在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簡報”刊發了題為“內蒙古自治區著力推進專業化食品安全檢查員隊伍建設”的簡報,在全國食藥部門引起了廣泛關注。
2016年自治區局深入推進食品安全法宣傳貫徹。新制定了11項監管制度。以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監督檢查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這項工作得到總局領導贊賞,自治區局還在全國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
此外,2016年各盟市、旗縣(市、區)食品生產監管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效。全面開展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審查登記,打擊取締“黑窩點”等非法生產行為取得初步成效;積極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加大培訓工作力度,著力解決了“查什么、怎么查、不會查”的問題;食品生產加工園區和小作坊園區建設繼續蓬勃發展,推動產業聚集形成規模效益,為集中監管探索了嶄新模式;在創新監管機制、提升監管水平、服務行業企業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