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隨著氣溫升高,各類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旺盛,易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為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檢測保障工作,防范和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和生命安全,《文山州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文山州食品安全委員會依據發布夏季食品安全預警通告。
預防野生菌中毒。食用野生菌后如有惡心、頭暈、嘔吐、視物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醫療機構在積極搶救中毒病人的同時,應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嚴禁餐飲業,學校、建筑工地等集體用餐食堂,宴席承辦單位、農村自辦宴席等加工食用野生菌。
預防吊槳粑中毒。發生吊槳粑中毒后,要立即用手法或藥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并盡快到醫院治療,救治越及時,越能及早挽救患者生命。由于此病潛伏期長,因此凡與患者吃過同種食物的人,不論是否發病,一律送往醫院觀察、治療。
預防草烏附片毒性藥材(飲片)中毒。若食用草烏、附片后出現口、唇、舌發麻,臉部以及皮膚發癢或者有螞蟻爬行感,惡心、發慌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到當地醫院救治。各醫療機構對病情嚴重、本院不具備救治條件的要及時動員中毒病人轉院治療。
預防野花野菜野果中毒。不隨意采摘、食用不認識、難以辨別、來源不明、異味嚴重、未食用過的野菜,不采摘加工食用生長環境條件差及公路周邊、污水河道附近的野菜,采摘田地、林間、公園草地及水生野菜時應注意防范是否噴灑過農藥或受污染,不生食山茅野菜,食用時要盡可能減少食用量,以防食用后中毒。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在就餐時,要選擇信譽度高、證照齊全的飯店,盡量選擇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涼菜,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喝生水,在烹調食物和進餐前要注意洗手。學校、建筑工地等集體用餐食堂必須認真檢查廚房、原材料庫房、操作間的相關防蠅、防鼠、防塵設施,有效杜絕蠅、鼠攜帶病菌污染食材引發的細菌性食物中毒。
預防四季豆中毒。加工四季豆一定要充分加熱使之徹底熟透,以破壞其中所含的毒素。發生中毒后,輕者只須靜臥休息,少量多次地飲糖開水或濃茶水,嚴重者最好先喝牛奶,并應及時送醫院治療,如果離醫院較遠應盡量多喝水以稀釋毒素,盡量嘔吐。民間用甘草、綠豆適量煎湯當茶飲,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預防霉變甘蔗中毒。中毒后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時大便呈黑色,伴有頭疼、頭暈、眼黑和復視,輕者自愈,重者出現陣發性抽搐、凝視、瞳孔散大、昏迷而死亡。中毒后要立即催吐、導瀉或洗胃,呼吸困難者吸氧,重者急送醫院救治。
加大農村自辦宴席監管力度。加強對農村家庭自辦宴席監管,凡超過50人就餐的農村集體自辦宴席,舉辦者需提前24小時向所在地村委會申報。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市)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嚴格執行《農村自辦宴席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農村家庭自辦宴席監管,防止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健全監測體系,保證信息暢通。各縣(市)、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健全監測體系,嚴格中毒事件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