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西北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與格訊科技共同打造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共治系統(以下簡稱“智慧共治系統”)在北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投入使用。
智慧共治系統通過“視頻智能分析+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運用,對學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購驗收、粗加工以及烹調、餐具消毒等方面進行全程監管,幫助餐飲單位從業人員規范操作。其物聯預警機制可以幫助餐飲單位管理人員實現實時監管、有效預警,確保主體責任落實;群眾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APP實現食品安全實時查看、互動交流。
智慧共治系統對照標準每日實施食材采購驗收、儲存、粗加工、切配、加工制作、環境衛生、餐用具洗消保潔等清單管理,做到日清日畢。同時,提供劃分責任區域、實施色標管理、物品分類整合、循序定置擺放、物品用后及時歸位等管理模式。
智慧共治系統以物聯預警把控關鍵環節。依托“互聯網+物聯網”技術,通過各種傳感裝置實現食品安全監管“機器助人”“機器換人”。利用高拍儀掃描采購憑證對食品原料進行電子登記,對合格的食品張貼標簽,對不符合規定的入庫操作進行預警;利用智能防潮網防止食材受潮導致食材變質;通過感應器采集蔬菜浸泡過程中的水位、水壓和浸泡時間數據,凡是跳過或不按規定時間程序操作的,系統會發出警報,并上傳到平臺系統。
在食品留樣方面,智慧共治系統還會根據每日菜單對樣品掃描產生條碼,再通過條碼出入智能留樣冰箱記錄樣品的名稱、克重、數量、留樣時間、餐次以及留樣人等信息,若不留樣或少留樣都會報警;實現與消毒柜連接,自動采集餐具消毒時間、溫度、消毒次數等相關數據,確保消毒工作落實;對關鍵加工操作間進行視頻監控。
智慧共治系統還建立了三級預警防范安全風險。系統通過傳感裝置上傳違規操作預警信息,并從農藥殘留、食材臨期、食堂管理及從業人員經營合法化等方面對食堂食品安全節點進行管控。系統設置了學校、市教育局、市食藥監管局三級預警,通過預警看板和電腦或手機終端可查看預警項目提示信息。當食堂不按規范操作時,系統會自動發出風險預警。預警信息首先傳送至學校,由學校管理人員處置;若學校在4個小時內無法處置妥當,信息將傳送至教育部門,由教育部門督促指導學校處置;若教育部門在8個小時內無法處置妥當,信息將傳送至食藥監管部門,由食藥監管部門派出執法人員,在12個小時內依法依規對食品安全檢測問題進行妥善處理。
智慧共治系統也能促進廣泛參與實現共管共治。系統配備了公眾版APP,將食品加工全過程搬上網,公示人員資質、原料采購溯源、后廚加工視頻監控、食品留樣、檢測結果、執法監督、量化等級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