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環境污染,人們往往比較關注大氣污染霧霾之類。然而有一種污染卻并不為人們所關注,但是卻在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它就是惡臭污染。
根據國家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顯示,惡臭是指硫化氫、氨氣、三甲胺、甲硫醚、甲硫醇、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8種污染物以及這八種成分的綜合值。惡臭廣泛存在于化工、垃圾、污水、制藥、印染、印刷、能源、養殖等一切有廢氣排放的企業以及一些居民區,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身心健康。
作為世界七類環境公害之一,惡臭氣體在環境污染中僅次于噪聲污染,名列第二位,占我國總體環境污染的20%-30%。作為環保時代的典型公害,惡臭一直是公眾投訴的焦點問題。在2016年環保部統計的所有投訴中,惡臭達25.4%,占第一位。據此,有關機構預測,我國惡臭氣體監測市場容量很大,約有2000—3000億元人民幣。
治理惡臭污染,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惡臭污染監測問題。目前,我國的惡臭監測測定主要依賴人工嗅辨,需要人員多、耗時長、對測試環境條件要求高。然而,隨著我國惡臭投訴的不斷增多,人工嗅辨技術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急需惡臭氣體在線監測技術來代替人工監測。
近年來,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北京拓撲智鑫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量調研,持續投入,致力于對惡臭氣體污染的在線監測、實時發布、自動預警系統進行研發和應用。
日前在北京豐臺區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惡臭氣體環境污染在線監測系統”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對主要特征污染物及成因的專業性綜合分析,有重點地實施除臭措施。據了解,該系統能夠監測惡臭氣體中的8種成分,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目前,這套系統已在北京、廣東、江蘇、安徽等8省市的垃圾、污水、化工、造紙等企業成功應用。
除了研發在線監測技術,近日,環保部發布了《惡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 905—2017)。對惡臭氣體的排放標準、監測方法標準、監測技術規范和實驗室建設規范等進行了說明,為惡臭污染監測提供了技術規范。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惡臭”污染正在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惡臭氣體監測市場廣闊,為環境監測儀器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只有緊跟市場需求,加強技術儲備,才能在未來的惡臭治理市場中把握先機,掌握主動權,助力環保工作更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金利同建w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