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餐飲環節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段,蘇州市食藥監局提示廣大餐飲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注意餐飲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發生風險。
餐飲單位重點預防食物中毒
蘇州市食藥監局提示接待大規模團餐的旅游景區餐飲單位、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高風險經營主體,要做到不超范圍、超接待能力、超負荷經營,重點預防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等引發的細菌性食物中毒。
市食藥監局餐飲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高風險單位要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檢測信息公示、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和臺賬登記、從業人員培訓、食品留樣等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確保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每日做好晨檢工作,患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等有礙食品安全病癥的人員應立即調離崗位,防止污染食品。
動物性、植物性和水產品原料存放、清洗、切配要分開,防止交叉污染。接觸生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容器、刀、砧板、抹布等工用具和設備,且有明顯標識區分。制售涼菜、生食海(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應確保原料新鮮,專間操作,嚴格控制加工環境。
操作人員處理食品前要洗凈雙手,接觸熟食前手要經有效消毒,盡量使用手套或工具。加工制作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以及餐飲具等應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食品加工制作時應燒熟煮透,在烹飪后至食用前需要較長時間(超過2小時)存放的食品應當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條件下存放。食品倉庫、冷藏冷凍設施等要定期清理和維護。
單位食堂注意做到“五不要”
市食藥監局還提示單位食堂,特別是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養老機構食堂、供餐規模較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等還要注意做到“五不要”:
不要加工腐敗變質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物,嚴禁違規加工制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霉變紅薯、河豚魚等禁用食品;
不要加工制作四季豆、扁豆、青占魚等高風險食品,食物要燒熟煮透;
除高等院校以外的各類學校食堂不要加工制作冷葷涼菜;
建議不要再次加工使用剩余熟食;
不要采用一次性加工大量半成品儲存后再分次用半成品加工的方式制作食品。
消費者盡量不網購生食類食品
此外,市食藥監局提示消費者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外就餐應選擇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飲單位,要注意查看餐飲服務單位的量化分級等級,尋找“笑臉”就餐。
農村集體聚餐要向當地村委會(社區)報告,保證具有與供應飯菜的品種、數量相適應的加工場地,保證易腐食品原料和熟食品能夠在冷藏條件下儲存,承辦宴席的廚師要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操作技能。
網上訂餐時,要注意查看賣家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選擇近距離的餐飲單位訂購,盡量縮短食品運送時間;收到食品后要檢查包裝及食材質量,勿長時間存放;盡量不網購生食、冷食類高風險食品。
最后,市食藥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如發現或遇到食品安全問題,請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時,保留好消費憑證、病歷、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同時主動配合有關部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