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安捷倫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舉行的冬季等離子體光譜化學會議上發布了 8800 串聯四極桿 ICP-MS/MS,直至今日,已經快要 10 個年頭了。安捷倫 ICP-MS/MS 中,八極桿碰撞反應池(CRC)前側有一個額外的四極桿質量分析器 — 能夠進行雙重質量選擇。這一改進,最初只被業界使用者視為配備 CRC 的四極桿型 ICP-MS 的改進版本。但在之后的實際應用中,大家得到的結論遠不止于此。2016 年,安捷倫又推出了第二代 8900 ICP-MS/MS,這也將 MS/MS 的普及應用不斷推向巔峰。
得益于 MS/MS 功能提供的分析優勢,不少用戶表現出更高水平的創造性。截止 2020 年,安捷倫 ICP-MS/MS 技術已協助全球各領域客戶發表超過 1000 篇高水平文章。
號外!創刊啦!
隨著全球越來越多 SCI 文章的發表,《安捷倫 ICP-MS/MS 創新特刊》應運而生!
在本創新期刊中,我們將定期為您解讀最新精選 ICP-MS/MS 全球經典學術文章,以便您能 第一時間了解全球科研達人如何充分利用革命性技術發動創新引擎。
作為安捷倫 ICP-MS/MS 在中國最早的客戶之一,中國計量科學院的的韋超研究員可謂與 ICP-MS/MS “結緣”已久。我們也有幸邀請到了韋超研究員為《安捷倫 ICP-MS/MS 創新特刊》帶來創刊寄語,并分享與 ICP-MS/MS “結緣”的故事。
緣起:遇見對的技術
韋超研究員與 ICP-MS/MS 技術的初次結緣可以追溯到 10 年前。在陳玉紅博士和 Naoki Sugiyama 先生的“牽線”之下,韋老師開始了對這項技術的關注與探究。
“第一次與該技術結緣,是 2010 年前后,安捷倫公司陳玉紅博士帶領 Naoki Sugiyama 先生訪問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 ICP-MS 實驗室時,開展了 ICP-MS 在研究及檢測工作中的難點與痛點調研。由于本人對質譜干擾物的探尋及去除特別關注,Sugiyama 先生即介紹了當時尚在研發進程中的串聯型四極桿 ICP-MS 的結構和功能。"
緣定:終于用上了
雖說韋老師在 2010 年就已經初識 ICP-MS/MS 技術,但真正用上儀器卻已經是 3 年后的事了。這一用,就到了現在。
“我本人于 2013 年赴英國 LGC 訪問交流期間第一次使用 8800 ICP-MS/MS,用來開展 Cr 和 Br 元素的形態分析研究。2014 年,我終于在國內用上了自己的 8800,使用其開展了 LC、GC、CE 等與 ICP-MS/MS 的聯機應用,測試了 As、Cr、Hg、Se、P、S 和 Br 等多種元素的形態分析,研制了乳粉、米粉、明膠、膠囊等基體標準物質,完成了國際計量局和亞太區 APMP、北美區 SIM 等計量組織開展的痕量元素及形態分析方面的國際比對。得益于 ICP-MS/MS 硬件中具備的串接四極桿和通有多路反應氣的碰撞反應池,以及 ICP-MS/MS 軟件中具備的產物離子掃描、母離子掃描和差異質譜掃描等功能,可以輕松找到原先困擾 ICP-MS 檢測的多原子離子團來源及其破解方法,大大提升了分析結果的穩定性和準確度。"
緣結:有幸受益于此
在與 ICP-MS/MS 技術結緣的 10 多年中,韋老師將這項技術運用在了多項分析檢測,以及創新應用開發中,這也使他在各項科研和業務工作中取得了優秀成績。
“除了將 ICP-MS/MS 用于分析檢測功用之外,我們還配合清華大學張新榮教授課題組,利用 ICP-MS/MS 開發了更具創新性的應用,即重要氣相金屬催化反應和金屬加合物中間體研究。此時的 ICP 源、串聯四極桿以及四極桿之間的 CRC,可被視為集催化劑離子獲取與篩選、產物離子生成與鑒定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反應器+檢測器。該研究為金屬催化劑的理論探索和大規模篩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高效可控自由易用的方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