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面啟動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積極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堵塞食品安全監管空白,主動服務企業規范管理,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強化現場制售食品監管
扎實做好經營場所現場制售食品許可和監管工作,是落實食品經營許可制度改革的重點內容,也是落實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的重要環節。日前,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關于加強食品銷售者現場制售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5項具體內容,加強經營場所內現場制售食品監管,控制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一是嚴格規范食品銷售者經營場所內現場制售食品的食品經營資格和經營條件,避免出現食品經營許可和監督管理空白。明確主體資格為商超及其他食品銷售者在固定場所內以自己名義從事現場制售食品的許可要求;明確食品銷售者采用設備、設施,將其銷售的預包裝或散裝食品進行拆封、沖泡、加熱等簡單處理,不屬于食品制售類經營項目;明確不在固定店鋪內從事現場制售食品的,按照食品攤販管理。二是加大對現場制售食品加工制作和銷售人員的管理,嚴格執行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規定。三是嚴把制售食品原料進貨關,嚴禁購進無合法來源或不可追溯的食品原料。四是嚴格食品加工制作和銷售過程管理,保持食品制售環境衛生清潔。建立健全食品加工制作和銷售設施、設備的清潔消毒制度和食品加工制作配料公示制度;禁止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及使用劣質、腐敗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或原料;禁止銷售未經許可預先研磨混合好的食品。五是加強現場制售食品的抽檢監測,及時發現和排除風險隱患,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食品安全檢測風險。
企業試點良好行業規范
近日,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了《大連市食品生產經營良好行為規范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在全市65家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50家食品及食用農產品銷售(含互聯網銷售)企業開展良好行為規范試點,實現在2018年底前,打造一批符合良好行為規范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目標,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試點企業必須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經營過程衛生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并制定良好行為規范管理辦法。監管部門主動指導試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對照良好行為規范,加強生產經營過程控制,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強化人員崗位培訓。
同時,積極鼓勵企業采用新設備、新技術保證食品質量;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FSSC22000)等管理體系;建立供貨商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審核評價制度,委托第三方機構或行業組織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過程信息,建立全過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切實提高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